釋迦牟尼
婆羅門教﹙Brahmanism﹚也稱印度教﹙Hinduism﹚,是印度的古老宗教。後來很多古印度人,對於他們自己的婆羅門教漸感不滿。於是,有人企圖以刻苦自勵的方法來尋覓靈魂的拯救。他們摒棄一切奢侈的享受,專心致志於宗教的靜思。有些人甚至使自己的肉體忍受半饑餓、以各種不舒適甚至痛楚施於自身;還有人更把自己吊在半空中…。
釋迦牟尼出身貴族家庭,小時候就有著榮華富貴。有一次同父王出遊,看見田中農人赤體裸背在烈日之下工作;老牛拖著犁不得休息,還被鞭打得皮破血流;又見農田中被犁翻出的小蟲蚯蚓,被鳥雀競相啄食,慘痛萬分。身為太子的他看到這一幅活生生的生存鬥爭圖,心中感到無限的哀痛,於是就在閻浮樹下,端坐沉思…。
釋迦牟尼所居住的宮殿都用七寶裝飾,窮極奢華;園裡廣造池臺,栽植花果;並以五百綵女,歌舞隨侍。人間的娛樂,可以說是應有盡有。但這些聲色之娛並不能使太子感到歡樂,相反的他更為「人命苦短,憂思無量」的問題苦惱。
一天,太子稟明父王,要到城外出遊。淨飯王便命令官屬前後導從,陪同太子出城。這時途中觀者如雲,都想看看太子的風采。太子乘車到了東門,於人叢中看見一個老人,髮白面皺、骨瘦如柴,手持拐杖,行動極其困難。車經南門,又看見一個病者,身瘦腹大、喘息呻吟,痛苦萬狀的在道旁掙扎。後來到了西門,遇到一群人扭著一具屍體,那屍體膿血流溢,惡臭難聞,隨行的親屬,痛哭流涕,使睹者心酸。太子看到此等情狀,真是感慨萬分,想到世人不拘富貴貧賤,都逃不過老、病、死的大關。最後經過北門,看見一個梵行沙門、圓頂法服,威儀有度,一手持缽、一手持杖,嚴肅安詳的走過來。太子肅然起敬的讚歎說:「善哉善哉!這才是使人嚮往的生活啊!」
此後太子就常為如何安身立命,求得解脫的問題沉悶苦惱。到了他十九歲的時候,他下了出家學道的決心,就在二月初八日的夜裡,中夜起身,到寢宮對熟睡中的愛妃和嬌兒看了最後一眼,斷然潛出宮門,喚醒他的僕人,駕上駿馬,策馬出城。出了北門,回顧巍峨的宮城,他發誓言道:「我若不能求得正覺,脫度眾生於生死海中,誓不再回城。」
說畢他策馬疾走,天亮到了河畔停了下來,命僕人帶馬還宮。僕人哭泣著要求太子一同回去,太子說;「你代我奏知大王,世人的生死離別,無有定期,我的出家,正是為求這些解脫之道!」
說罷他摘除髮中明珠以奉還父王;脫了身上的瓔珞以奉還姨母;又脫了身上華美的服飾以與耶輸陀羅,然後拔劍斷了頭髮,改扮成沙門模樣。僕人看見太子道心堅切,不肯回宮,無奈牽著駿馬健步,懷抱著太子的服飾,大哭而返。
太子遠遠地離開家庭及富貴,他深信惟有苦行的方法,才能獲得心靈的寧靜。他脫掉華麗高貴的衣服,去聽婆羅門祭司的教訓,可是找不到真理。他更加摒絕一切世間的享受,甚至不吃食物,身體快因絕食而死了;仍舊沒有真理的影子。
有一天,他在菩提樹下默想。突然間,大徹大悟。他歡樂地站起來,宣稱得到了真理與正道。不久,人們便聚集在他眼前,聽他說法講道,正道與真理從此流傳人世間。
釋迦牟尼與他的門徒,身披黃衫,乞食於恆河流域,四處傳佈他的佛教。他成佛說教,帶給印度人新希望。他的教義更以多種不同於原來的形式,風行於印度,而且越過喜瑪拉雅山,東傳至西藏與中國。尤其甚者,青出於藍更勝於藍,在中國、在西藏、在日本、在台灣,佛教文化已遠比印度本土更興盛,尤其是今日的台灣,更為輝煌。
佛教的「四大真理」:一、生是充滿憂愁與痛苦的。二、憂愁與痛苦是從我們的慾望而來。三、惟有通過「涅槃」才能避免憂愁與痛苦。四、惟有通過「八正道」才能成就「涅槃」。
涅槃要有一個不受干擾的、十分平靜的靈魂。惟有從心靈中除掉自己的野心、惡念、享樂的惡息,剷除一切的驕矜及一切的愚昧和來生一切的希望,乃至今生一切的希求,方才可以得到涅槃的境界。這與印度教義再生的信仰——靈魂的輪迴,是一樣的。一個人如果不行善,他的來生很可能變成下等動物或者是牲畜。而人心若有未滿足的慾望,則必須以一個新的肉體來完成牠,生命於是有一個新的輪迴。不過在這個新的生命中,仍然會是憂愁與痛苦,甚至比前生嚴重。只有今生今世一切慾望的寂滅,才能使人不至再受痛苦。
要獲得涅槃,必須要做到「八正道」。所謂八正道:第一是正信,第二是正定,第三是正言,第四是正行,第五是正業,第六是正精進,第七是正念,第八是正慾。但是真理不是一步登天的,必須一步一步,所謂「一步一腳印」的體驗人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